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移情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331页(759字)

创造者通过把自身置于创造对象的情境之中,使思想得到发展的一种方法。

“移情”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一个用语,是情感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把某种情感由某一对象迁移到另一对象上。弗洛伊德和勃洛伊尔曾发现并描述了精神病患者的“移情”作用,即在使用“精神宣泄”的谈话疗法时,往往有患者把情欲的目标由原来的恋爱对象转移到医生,而把爱情公开向医生表示出来,或隐藏在内心,时有流露。这种“移情”作用曾使勃洛伊尔沮丧,但却被弗洛伊德用作医疗的一种杠杆,成为精神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移情”作为美学的一个用语,是指审美活动中的一种感情移入现象。

在美学中,德国美学家费肖尔(Robert Vischer)首先使用“移情作用”一词。19世纪后半叶,移情说在西方美学界盛行的主要代表有德国美学家里普斯(Theodor Liipps,1851-1914)和伏尔盖特(Johannes Emanuel Volket,1848-1930)等。他们用移情作用来解释一切审美现象,认为审美活动就是主观的移情,所涉及的不是外物,而是感觉形象;人们所移的不是植根于现实生活中的感情,而是与现实无关的纯粹观赏的自我感情。在移情过程中,通过紧密的象征作用,把自己的思想情趣“外射”或移注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以人度物,由物我对立达到物我交融或统一。技术创造中的移情法,就是以上述移情概念和移情作用为基础,把创造者自身想象为技术创造对象或技术创造对象的一部分,即通过人格化的比喻或隐喻把自身感情移入技术创造对象,进而尽情地想象在各种假定条件下自己将如何感受和如何反应。如果发明一种桔汁分离器,便可把自己想象成充满桔汁的液胞,然后一步步提出并解决自己怎样才能冲破胞囊而从中溢出的问题,直至形成解决该问题的创造性设想。

上一篇:检查提问法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