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指数分析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392页(797字)

简称指数法,利用编制指数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以说明现象的对比状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分析方法。

指数是统计指数的简称,有广狭两种意义。从广义上说,指数就是相对数。

例如1986年与1985年相比,某钢铁厂的钢铁产量为107%,职工的平均工资为105%。狭义的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即一种表现那些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综合数值。

例如工业产量指数、物价指数、生活费用指数等。这些指数的特点是组成因素的单位不同,如布以公尺为单位、钢铁以吨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价格是每公尺若干元、每吨若干元,每辆若干元等,不能直接加。

指数是一个相对数,是和一定的基数相比较而表示出来的,一般是用百分比数。指数是以一定时期——基期为基础,基期的指数为100。

例如某市工业产量1986年是1985年的111%。

指数有多种类型。按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小分,有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是表现个体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总指数是表明整个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分,有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定基指数指一个按时间顺序的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固定以同一的时期为基期;环比指数指一个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以相邻的前一个时期为基期。按其说明的现象的情况分,有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质量指标变化发展的相对数,数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数量指标变化发展的相对数。

若干个指数相互联系组成了指数体系。

编制指数可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成分组成的社会对象的总的变化状况,反映一个社会现象中各个因素的变化对现象总体变化的影响。

编制指数还可以反映计划完成情况,表现现象的空间对比。

上一篇:指标对比法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