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多目标决策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473页(553字)

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的决策。

一般用于范围较广、内容较多、情况较复杂的决策问题。仅以两个目标的决策问题为例,说明其基本概念。

例如,要从一群人中挑选出身体最高且体重最重的人。

第一目标值f1为体重,第二目标值f2为身高。

已量得9个人的结果,列于下图:

从图中可看出,7和8是不可比较的,7的身高比8好,但8的体重比7大。这是多目标决策的一个特点,它不是任意两个方案总可以比较出优劣的。

9的两个目标值都优于7、8,因此可以淘汰7、8。如此比较淘汰下去,最后剩下1、3、4这三个人(方案)既不能互相比较,又没有比它们更好的方案能将它们淘汰掉。

我们把可以淘汰掉的方案称为“劣解”。

把不能淘汰掉的解称为“非劣解”或“有效解”。多目标决策中也可能存在一个方案,在所有目标上都比其它方案好,我们称这个方案为“最优解”。但不是所有的多目标决策都有最优解。

如果没有最优解,则求非劣解。如果只能选用一个方案,则需按一定法则从非劣解中确定一个比较好的“满意解”。

这种多目标情况下求满意解(或最优解)的过程,叫做多目标最优化的过程。

上一篇:延缓法 下一篇:多阶段决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