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确定型决策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486页(705字)
又称完全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者在存在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客观条件),而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又不可能预测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如某工厂准备生产一种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新产品,工厂对这种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只能大致估计为较高、一般、较低、很低四种情况,而对每一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无法预测。为生产这种新产品,工厂是应该新建一条生产线,还是改建原有生产线?抑或别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的决策就是非确定型决策。此外,象预算编制、市场计划等也具有非确定型决策的特性。
非确定型决策,由于约束条件复杂,变量多且不能计量化,所以不能建立数学模型,也不能建立一元目标函数(常为多目标函数)。
它不能求出最佳解,只能得出满意的近似解。
非确定型决策目前常用的决策准则有五个:(1)“小中取大”准则,或称最大的最小收益值法、悲观法则。
(2)“大中取小”准则,或称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遗憾法则。(3)“大中取大”准则,或称最大的最大收益值法、乐观法则。(4)折衷准则,或称乐观系数法。(5)拉普拉斯准则,或称等概率法、等可能法。
经验证明,对于同一个问题,采用以上不同的决策准则会得出不同的最优方案。可以认为各种决策准则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现在理论上还不能证明哪一种准则是最合理。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究竟以何者为决策准则,还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
这种主观随意性是很难避免的,因为未来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无法预测,要做出完全符合客观情况的判断是不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