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方法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652页(1418字)
指导文艺创作实践、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欣赏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由于在世界观和文艺观上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观点,反映到方法论上也各有各的不同认识。
唯心论者承认文艺是精神的产物,但不承认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自然也反对文艺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如欧洲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批评家柏拉图就认为先于现实世界有一种“理式”,有一种“永恒的美。”现实世界是摹仿“理式”的产物,而艺术世界又是对这种“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他把艺术家的思维活动说成是受“神灵的感召”,陷入一种迷狂的状态”,“失去常人的理智”,“由神凭附着说话。”这种论点成为西方各种唯心主义文艺观的先导。
亚里士多德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式”说,提出“照事物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的应有的样子去摹仿。”他认为文学是现实的摹仿。
这是欧洲文艺美学中现实主义最早的学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认为,“画家只是凭着眼睛和技术作画,而没有任何理想,就好象一面镜子只是将放在它面前的事物,原封不动地照进去,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事物的存在。”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艺术的思想内容能“造福于民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狄德罗把“现实主义”这一概念运用在文艺学里面,并提出艺术典型化问题。19世纪初,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雨果、海涅等都肯定了文学在争取社会进步斗争中的作用。19世纪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以及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文艺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指出文学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解释和改造生活,文学事业应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大众争取解放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继承了文艺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它在承认文艺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解释改造生活并服务于人民大众的解放斗争的基础上,还提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艺具有阶级的特性,因此,它要求文艺家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现实生活进行革命的能动的反映。
在我国,从古代开始对文艺就有比较接近唯物的认识。
早在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艺理论批评家孔丘,就曾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尽管他把“事父”“事君”和“怨”(即“美刺”)这两种对立的作用并列在一起,反映了他的矛盾思想,但却较全面地概括了文艺的特征和作用。他的“情欲信,辞与巧”,也很好地论述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战国时期成书的《乐记》,在谈到音乐的产生时认为,“本于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这种说法,后来的陆机、刘勰,钟嵘等都曾有这种认识。特别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提出“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肯定了文艺与社会和生活的关系;他还主张“达于政事”、“彰善瘅恶”,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他还提倡文艺作品要“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真而不回,体约而不华,文丽而不淫”。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对文艺特别是诗歌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杜甫评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对文艺的特征,文艺的功能等文艺基本规律都作了极为精到的概括。尽管历史上也有人主张文艺脱离社会生活,但主张文艺为时为事而作的朴素唯物主义是我国古代文艺思想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