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657页(398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
1916年,法国诗人特里斯唐·查拉,在瑞士的苏黎世与一批青年诗人准备成立文艺小组,随手翻开一部字典,任意指定一个字,恰巧指到“Dada”这个字,此字是幼儿语言“马”的意思。于是,他们便用这个字作为文艺活动的旗号。他们在宣言中宣称:用永生来做尺度,一切动作统归虚妄”。
他们对文化传统、现实生活持极端反对态度,否定一切艺术规律,标榜艺术无思想性,使文艺象婴儿喃喃呓语一样莫名其妙。
主张以梦呓、混乱语言、荒谬怪诞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甚至将任何东西标以奇特题目充当艺术作品。这在当时,反映了青年人反对战争,但又找不到正确出路的苦恼心情。达达主义虽然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有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1921年,巴黎的大学生曾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扔进塞纳河去。
后为超现实主义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