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795页(1006字)
【生卒】:1863—1938
【介绍】:
苏联伟大的戏剧家。
真姓阿历克塞耶夫。出身于莫斯科一个穷人家庭,自幼喜爱戏剧并成立家庭剧团,演出不少法国音乐喜剧和通俗喜剧。
成年后,他成为一个制造商人,但对戏剧的兴趣有增无减。1888年,他组织发起“莫斯科艺术文学协会,”并在协会中参加演剧活动,1897年,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共同创办并领导莫斯科艺术剧院,直至逝世。
一生导演并任艺术指导的话剧和歌剧共计120多部,如《海鸥》、《国民公敌》、《底层》、《炽热的心》、《铁甲列车》、《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一系列名剧,同时扮演过许多角色。是一位致力于革新舞台艺术并为确立现实主义演剧方法有卓越贡献的戏剧大师。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于1909年6月发表第一篇文章“我的体系”,表现自己理论的系统性和独立性,其后开始对“体系”作连续性的整体思考,并将理论置于演剧实践中加以验证、修改,其体系结构开始形成。十月革命后,他在美国出版了《我的艺术生活》一书,可看作是体系的引子;1938年出版的《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一书,是体系的本体内容和基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创立的演剧体系,总结和发展了俄罗斯戏剧表演学派的理论,对建设苏联戏剧艺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国剧坛。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具有整体特征的概括性和独立性。他认为舞台表演是演员从内心体验到外部体现的艺术创作活动,即在体验的基础上演员对形象的再体现。体验是基础,体现是目的。
“从自我出发走向角色”,是体系的一个着名公式。他认为,演员是第一自我,角色是第二自我,在第一自我中存在第二自我的“种子”。演员要在舞台上把角色体现好,必须经历一个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摆脱第一自我,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我就是角色”。
以演员和角色的矛盾的和解与结合,作为诞生角色的舞台形象的前提。同时一方面,他把演员的舞台体验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的心理因素,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体验过程有径可循;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了体验过程心理技术的规律性。总之,他主张演员从自我出发进行体验,并达到“自然地激起有机天性的下意识创作”,便是最理想的状态。追求“精神的艺术真实”,是斯氏体系的美学基石和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