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60页(1168字)
研究从上古到鸦片战争以前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
中国文学史的目的和任务是:(1)说明中国文学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主要内容、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2)说明代表作家的生活、思想和创作成就,分析代表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给这些作家与作品以正确的评价。(3)总结前人创作成果,阐明文学遗产的优良传统,使它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
研究内容包括:(1)封建社会以前的文学,包括古代神话传说和《诗经》等作品;(2)封建社会文学,包括战国时代文学、秦汉时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时代文学。
19世纪80年代,俄国着名的东方学家柯尔施主编出版了一套《世界文学史》,其第1卷包括了中国、埃及、印度等;中国部分是约当时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写的。该书于1880年在圣彼得堡出版。
同年,这一部分又以《中国文学史纲要》的书名单行出版。苏联着名的汉学家艾德林、李福清等人认为,此书是世界上第一部中国文学通史。较早的中国文学史着述还有英国学者瞿尔斯于1901年在伦敦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我国学者自己的着述,最早的是1904年林传甲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京师大学堂讲义)。我国学者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可分为几个不同时期:以林传甲为代表的草创期;以鲁迅1926年编写的《中国文学史略》(即《汉文学史纲要》)、胡适1928年出版的《白话文学史》为代表的“五四”运动时期;以郑振铎1932年出版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为代表的“30年代”时期;以刘大杰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为代表的“40年代”时期;建国初至1957年是以高校的交流讲义为主的时期,出现了詹安泰等人的《中国文学史》(1-2卷)、谭丕模的《中国文学史纲》;1958年到1961年是以群众性的集体编写为主时期,出现了北大55级编着、1960年出版的修订本《中国文学史》(4册);1962年以后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则是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6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3册)、游国恩等人主编、196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4册)为代表的另一时期;“文革”后期“四人帮”的所谓“评法批儒”时出的文学史,从理论上是一种倒退;80年代后,协作编写和个人写的专着陆续出版。
。【阅读书目】:
《中国文学史》(3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文学史》(4册),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文学史纲要》(4册),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