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97页(1778字)

研究实物史料的学科。

“考古”一词在古代希腊是泛指古代史的研究。到17世纪,已用以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但最初,即17、18世纪时,一般用以指古物和古迹中的美术品,至19世纪时,泛指一切古物和古迹。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发展遗存下来的所有物质资料,既包括古人类化石、遗骸,以及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动植物化石和遗骸,还包括一切经过人类加工或制造的物质。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人类遗存必须具备两个特点:(1)它们必须是物质或实物;(2)它们必须是人为的或曾经与人类发生过关系的实物,纯粹自然物质不是考古学的对象。考古学的功能可归结为3点;(1)补史。

人类历史的某些方面或某些阶段,依靠文献资料比较困难,有些甚至根本不可能。考古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特别是史前史,考古学可以比较具体地知道人类发展的概貌。

另外,考古学对各专业学科史也有重要补史作用,特别是对建筑史、冶炼史、矿业史、雕刻史、农业史、纺织史、货币史、兵器史等,考古学都有其特殊功能。(2)证史。历史文献中诸多混乱和歪曲、误解、迷惑,考古学有澄清是非的作用。

(3)为其他学科史提供资料。考古学本身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对许多学科史虽然有程度不同的研究,但主要起提供史料的作用。考古学研究步骤一般可分为:(1)聚集实物史料,这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其最基本的手段是调查发掘。(2)公布史料。

(3)综合研究,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综合研究包括专题综合研究和断代综合研究两部分。

世界考古学的发展大体可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古董的汇集、分类和研究,可称“古器物学”阶段。第二阶段转向从田野工作中直接获取古代遗存,并吸收了地质学中的层位学方法、生物学中的类型学方法和民族学中的文化理论。注重弄清考古遗存的年代序列和地理分布,讨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区别特征,共同性和互相关系,可称为“近代考古学”阶段,或称为“文化史”阶段。

第三阶段则在更科学的田野工作基础之上,有以下3方面的新发展:(1)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或影响下,着重探讨社会历史的重大问题。不仅力图通过考古遗存复原消逝了的人类社会及其环境。而且力图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各个方面的互相作用和制约关系。

(2)更多地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武装起来,不仅在同一考古对象中可以取得比过去更多的研究信息,而且和许多自然学科互相渗透,发展起不少新的学科分支。(3)考古研究和现代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提出了许多直接为解决生产、社会问题服务的研究课题。例如为现代生态平衡服务的古生态研究,为合理经济布局服务的地区经济模式历史研究。

以上三点,是现代考古学或西方所谓”新考古学”的主要标志。

我国早在东汉时已有“古学”这一名称,意为研究古代的学问。到北宋中叶便已有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的诞生。

最初是限于吉金(青铜彝器)和石刻。稍后便有“考古”二字组成的词。到清代末叶,金石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成为“古器物学”。这便是接近于近代的考古学。本世纪初,我国产生了近代考古学。建国以来中国考古学的进展,突出地表现在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尤其是鉴定年代的技术方面,已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碳十四测定年代的技术,国外开始应用于50年代初,被公认为史前考古学上的一场革命。我国于60年代初将其引进,现在早已成为进行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必要手段。

几个实验室先后公布几百个数据,使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学研究有了比较可靠的科学根据,对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发展是个很大的推进。利用其他自然科学方法测定古物年代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我国还曾采取化学分析、光谱分析、金相分析、电子探针、中子活化分析等方法,鉴别古物的质料、产地和制造工艺。另外,又经常借助高分子化学,进行古代文物的保养与修复。

对于体质人类学、古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等方面的资料,也分别进行许多专门研究,以解决考古学上的问题。

【阅读书目】:

《考古学和科技史》,夏鼐着,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考古学概论》,易漫白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上一篇:避讳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