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00页(1107字)
关于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整理分类、辨伪与运用的学科。
史料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史料、间接史料。直接史料指人们所要研究和认识的对象本身,不经过中介环节。间接史料与直接史料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对象本身,或者是一种辅助性、桥梁性史料。从表现形式来看,史料又可分实物与文字两大类。
实物史料包括原始人类化石、石器、陶器、金属器物、建筑遗址、墓葬和各种遗物;文字史料包括金石铭文、历代文书、公私档案、地方志、报刊杂志等文献资料。实物史料是以往人类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或社会交流工具,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可以用它们来直接分析、推论和阐述它所属的那种历史现象。
文字史料,是一种有目的的记载,人们用它们来间接地分析、推论和阐述它们所记载的历史现象。这种史料具有完整性的优点,它们所记载的,不仅有表面的看得见的东西,而且有内部看不见的东西,有人物事件,有原因结果。
因此,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各有特点。
广义史料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
狭义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字史料中属于“史”的那一部分文字史料。史料学的任务是研究和编纂历史上的各种史料。
史料学与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同属史学辅助学科,它把搜集来的史料经过校勘、辨伪,鉴别其真伪,利用有价值的史料为史学研究服务。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层次,史料学可大体区分为两类:一类研究搜集、鉴别和应用史料的一般方法,可称为史料学通论;另一类研究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历史领域史料的来源、价值和利用,可称为具体的史料学。
孔子删定《六经》、对史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和编排目录,可称作是史料学的发源。到西汉时期,史料学受到高度重视,政府中的史料藏书也多起来。
刘向整理总结了上古到西汉的史料,其子刘歆继父业完成《七略》。以后各朝大都有官家或私家史学家整理史料、编排目录,如《四库全书》与清末张之洞《书目答问》等史料学着作,都介绍了中国重要的书籍以及较好的版本,成为研究中国学术最简明的书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史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史料科学。一方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史料的发掘分析、鉴别和辨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从方法论上,系统地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史料的分析更准确、更科学。
。【阅读书目】:《中国古代史史料学》,陈高华、陈智超等着,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史料学概论》,谢国桢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