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37页(1473字)

研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历史的学科。

世界通史中的国别史。

广义上的苏联史包括俄罗斯史和苏联史。俄罗斯史包括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部分。

公元4-9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现今苏联的欧洲部分迁徙。9世纪中叶,开始有关于罗斯人的文献记载。从这时起,到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执政,是俄罗斯古代史研究的对象。

从1689年到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是俄罗斯近代史的研究对象。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历史是苏联史的研究对象。

这里介绍苏联史(也称苏联现代史)的有关内容。

苏联史属于国别史学科,其研究对象与内容有别于布尔什维克党党史。我国历史学界对苏联史的研究集中在下述重大课题:(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包括在此以前的“二月革命”、苏维埃这一工农代表会议形式、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2)1918年内战期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1921年到1928年间的“新经济政策”(包括租让制、私营工业政策、粮食政策);(4)1928年到1934年间苏联的头三个五年计划,包括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党内大清洗运动、外交斗争等;(5)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苏联史的有关问题,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地位、作用,战后国民经济的重建,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等;(6)1953年到1964年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的苏联历史,包括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运动、外交关系的危机、农业改革及其破产、党政机构的改组及其破产等问题。此外,还研究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执政时期的历史,特别是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的发展以及这些方面所进行的改革。

我国史学界对苏联史的研究在“五四”运动前夕就开始了。当时,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社会主义者将苏联的社会主义思想、十月革命的实践介绍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批理论工作者为了借鉴苏联革命经验,对联共(布)党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了研究。建国以后,特别是在50年代,举国上下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对苏联及其历史的研究也达到高潮。

但总的说来,到这一时期,我国对苏联史的研究侧重于党史,实用性研究甚于学术性研究。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对苏联历史的真正科学的研究,苏联史研究的领域大大地加深和拓宽了。

史学界对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模式、经验、教训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对以前视作“禁区”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例如布拉格之春、波匈事件、普列汉诺夫、布哈林)进行深入研究。1985年,成立了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

这一时期,翻译出版了苏联及西方学者的一批着作,如《苏联简史》,萨姆索洛夫主编,三联书店1976年版;《斯大林时代》,(美)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着,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孙成木等着《十月革命史》。1986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苏联现代史论文集》。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肖功达着《学习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近10所大学开设了苏联史课程。

【阅读书目】:

《十月革命史》,孙成木等着,三联书店1980年版;《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史》,(苏)基姆主编,三联书店1960年版;《苏联简史》,(苏)萨姆索洛夫主编,三联书店1972、1975年版。

上一篇:美国史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