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329页(242字)
①亦称“伏天”、“三伏”。
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伏”意为“隐伏避盛暑”。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此段时期,特别是中伏到末伏,高温酷热,故民间有“热在中伏”之说。
②亦专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始于秦。伏日祭祀,一般指初伏日,为古代一大节日,宫廷常有赏赐。
据《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亦作“馎饪”、“饦”),俗称“长命面”。
伏日吃汤饼之俗,始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