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刻本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421页(307字)

指书坊所刻之本。

所刻书中牌记有书坊、书堂、书铺、书棚、书林、书籍铺、经籍铺等。据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宪宗元和间,已有人将白居易集“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可能为坊刻本之始。成都唐墓出土《陀罗尼经咒》,首行印有“唐成都府成都县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字样,可证当时已有专门刻书印卖之坊。宋代书坊遍布全国,浙、闽尤盛。其中临安陈氏、建安余氏世代为业,历史久,刻书多,名声大,为书坊之最。明代为书坊鼎盛时期,至清则渐衰落。书坊产销见面,经营以名目新,刻印快取胜,行销最广。

所刻以通俗书籍为主,对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坊刻本多校勘不精,粗制滥造。“麻沙本”即为典型代表。

上一篇:进善旌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