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482页(265字)

中国古代哲学用语。

指人先天具有的一种善良道德属性,最早由孟子提出。其《尽心上》篇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其《告子》篇中所说“人皆有之”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及仁、义、礼、智等道德,都属于良知良能的范围。至宋程颢更直接提出:“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明王守仁进一步发挥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知善知恶是良知。”并进而提出“致良知”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方法。

上一篇:初文 下一篇:辛弃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