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490页(518字)

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级阶革命派,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不久,孙中山又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发展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成立后,除了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外,还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

这些起义尽管都失败了,却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两个与同盟会有联系的革命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发动新军,举行武装起义。

起义军于攻占武昌之后,又占领汉口、汉阳,使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由于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故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使袁世凯得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上一篇:初学记 下一篇:闲情偶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