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701页(430字)

中国古代官名。

春秋时,出现了军事编制,全国大多设左中右三军,执政的正卿(上卿)是中军统帅,叫“将中军”,因此而有将军之名。战国时始为武官名。汉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

临时出征的统帅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

魏晋北朝时,将军有各种不同的职权和地位,如中军将军、骧将军等多为临时设置而有实权,如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则仅为称号。唐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

宋、元、明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的总兵官有挂印带将军的。

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三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

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如江宁、广州、成都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伊犁),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勇略将军、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

上一篇:类书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