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712页(263字)
古代测量天体运动位置之仪器。
又称“璿玑玉衡”、“浑象”、“浑仪”。《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汉世以来谓之浑天仪者是也。马融云:‘浑天仪可旋转,故曰玑衡。
’”《后汉书·张衡传》载,安帝时,张衡“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其形制《初学记》卷二五引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略有所述。
《晋书·天文志上》载其形状为空心铜球,可转动;外表刻有二十八宿及其他恒星位置,球外有铜圈,为黄道、赤道等,各刻有24节气。以铜壶漏刻之水带动旋转,星宿出没与天象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