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书籍:新编中国文史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880页(304字)
弹拨乐器。
初名“批把”。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秦时,我国已有一种直柄、圆形音箱,名叫“弦鼗”的弹拨乐器,后经改进成为四弦、12品位的“阮”,亦称“秦琵琶”。南北朝时期由西域传入“曲项琵琶”,半梨形音箱,装四五弦,横置胸前弹奏。在上述两种琵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现今的形制:半梨形音箱,桐木薄板蒙面,琴颈后弯、琴杆及琴面上设四“相”、9至13“品”,张四弦。竖抱演奏,用手或义甲弹拨。目前琵琶有了更大的改进,品位增至23至25个,可奏12个半音,转12个调,成为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