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898页(418字)

即容量。

中国古代容量单位有:石、斗(亦作)、升、合、勺、抄、撮、圭、粟、颗、粒、黍、稷、禾、穅、粃、糆、斛、甬、溢、掬、匊、豆、区、釜(亦名鬴)、薮、庾、(亦名薮、匬)、缶、锺、秉、筥、、稯、托、龠等。石(即钧石),1石为10斗,1斗为10升,1升为10合,1合为10勺,1勺为10抄,1抄为10撮,1撮为10圭,1圭为10粟,1粟为10颗,1颗为10粒,1粒为10黍,1黍为10稷,1稷为10禾,1禾为10穅,1糠为10粃,糆为微数,1斛为10斗(亦作5斗),角为斛之异名。据《孔丛子》:“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区四谓之釜,釜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缶,缶二谓之锺,锺二谓之秉,秉十六斛。”又据《仪礼·聘礼》:“十斗曰斛,十六斗曰薮,十薮曰秉,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龠之计量不一,《汉志》谓“二龠为合”,《说苑》谓“十龠为一合”,相差较大。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