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
书籍:行为科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288页(368字)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引起态度变化的现象。
人的态度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得来并且不断变化的,这种过程也是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研究态度改变的理论包括态度改变的原因,改变的过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改变。该理论认为导致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大众传播媒介、同伴及机构的环境,这里机构是指学校、教会和工作组织等。研究态度改变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沟通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在劝导人们改变态度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有三点,即沟通态度的人的威望、具有吸引力或可靠性的沟通来源和沟通者动机的隐蔽性。目前已有好几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夫兰德、贾尼斯和凯莱的“强化理论”及莱昂、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态度改变是检验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效果的四条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