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行为科学辞典

知难行易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306页(565字)

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学说。

中国古代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感这种传统旧说不利于人们进取,助长了畏难苟安心理。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革命事业不能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破除这种传统观念,他提出“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的观点。

认为人们在求得某种科学知识之前,早在实际行动了。

他还以美国革命和日本维新为例,指出如若有了“真知”的指导,“则行之决无所难”。他对于知难行易的整个论证,与他的行先知后思想紧密相联。

他针对“知易行难”之说,明确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立而后乃能知之”的论断,这种行先知后的思想是他的知难行易说中的唯物主义内容。同时,他也极重视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对于行的指导意义,认为“知与不知”是革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提出,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但又有严重的缺点和局限性。它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而且为少数“先知先觉者”统治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他所说的“行”,主要是指“习练”、“试验”、“探索”、“冒险”等,是对实践活动的狭隘、抽象的理解,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看问题,不能正确说明人的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上一篇:知识更新 下一篇:行为科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