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行为科学辞典

挫折-攻击假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393页(446字)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多拉德、杜波、西尔斯等人于1939年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认为:当个体欲求受到某种外在或内部障碍阻止而不能满足时,即个体受挫时,常引起愤怒的情绪,因而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该学说的两大中心命题是:攻击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对挫折导致攻击的原因的分析是:对引起挫折的他人的攻击,会对挫折的降低带来正的效果,攻击和同时存在的对手的痛苦的暗号相联合,这个暗号具有二次强化的特征。关于挫折引起攻击,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想要攻击的心情、目标反应的魅力和重要程度、其数值和挫折的程度等。由挫折导致的攻击,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直接攻击,转向攻击,内罚性攻击。个体受挫后进行的攻击,要受到攻击抑制因素的影响,即处罚的分量以及攻击动机减弱因素的影响。挫折一攻击假说由于其武断性,引起很多争议,一般认为,以贝科威茨的“攻击线索理论”对“挫折一攻击假说”的修正较为完善。

上一篇:挫折容忍力 下一篇:热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