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第442页(628字)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公元1至2世纪形成于罗马帝国。基督教相传为犹太人耶稣所创。它宣扬上帝(或称天主)创造并管理世界,基督(古希腊语,救世主的意思)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以《旧约全书》(继承犹太教的经典)、《新约全书》为基本经典,称为《圣经》。

早期的基督教反映当时奴隶和贫民对奴隶制度的反抗和谋求解放的愿望,由于斗争的失败,部分奴隶和贫民产生了悲观绝望的情绪,因而寄希望于来世。早期的基督教便成了被压迫者的宗教。这时,罗马帝国对该教极端仇视,并进行残酷镇压。随着罗马奴隶制度的发展,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从精神上控制被压迫人民,又转而对该教加以利用,以致在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也随之发生分裂。公元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罗马公教(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正教会(即东正教)。

中世纪中,基督教禁止人民思想自由,敌视科学研究,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16世纪,罗马公教在宗教改革中又产生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耶稣教)。

这样就形成了基督教的三大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资本主义时代,基督教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作为统治人民和对外进行侵略的工具。

基督教的一些派支曾于唐、元时传入我国,但流传不广。明末天主教再度传入我国。

东正教也于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传入我国,新教各派于鸦片战争前后陆续传入我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