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江苏人民出版社《行政管理学简明辞典》第261页(496字)

国家对各级政府机关的财政收支所进行的事前和事后审查,是加强企事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审计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审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对经济业务和财务会计的监督审查,实现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全面的监督,实现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纪律和计划的全面监督,以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审计的对象是一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收支状况,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和会计记录等。审计的种类,有国家预算审计、税利审计、企业审计和基本建设审计等。

审计的依据:(1)事实依据。是审计的基础,主要指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往来业务、资金收支实况,反映经济业务的帐、表、单证以及与此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等,通过审计可辨别经济业务的真伪,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

(2)理论依据。指会计原理、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通过审计可以判断这些会计资料、会计记录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3)法律依据。指国家的政策、法令、制度、纪律规定以及决议等。通过审计可以查证经济业务、资金收支和帐务处理的合法性。各级审计机构是国家的经济监督部门,代表了党和国家行使经济监督的权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