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决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物资管理辞典》第137页(1160字)

企业在国家计划和有关政策指导下,依据市场供求和经营环境的分析,结合企业的经营条件,对企业总体发展及其重大经营活动的目标、方针和策略,进行最佳抉择的工作。

它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过程的始终,是经营管理的核心,亦是协调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存亡。

经营决策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的詹姆士·奇(James.G.March)教授和赫伯特·西蒙(Herbert.A.Semon)教授提出的。由于西蒙教授在决策的目标,步骤、方法、方案评价、组织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营决策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管理数学、管理会计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知识来决策的。

在物资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决策问题,因其层次、时间、范围、条件等的不同,可以有以下的分类:(1)按作出决策的领导层次分,有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

高层决策是由企业领导作出的,以解决企业全局性的以及与物资市场环境有密切联系的长远性、方向性的重大经营问题,多属战略决策;中层决策是由各职能科室领导作出的,为实现高层决策而安排一定时期任务和采取措施的决策;基层决策是由各基层班组领导作出的,以解决日常购销运存业务的决策,多属于战术决策。(2)按决策时效的长短分,有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长期决策是指有关企业今后发展方向、规模、目标市场等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经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的策略手段。

(3)按业务范围分,有订购决策、供应选择、投资决策、资金筹措决策、资源基地开发决策、促销组合决策、经营品种决策、库存决策、销售基地建立决策等。

(4)按决策条件分,有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定型决策和对抗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条件是确定的,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只要比较各方案的结果,即可抉择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条件具有一定的随机概率,一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结果,具有一定风险的决策;不定型决策是指条件有不可控制因素,一个方案出现的结果亦不确定,完全凭决策者的机遇而定;对抗型决策是以主要竞争对手为对象,运用博奕对策论方法所进行的决策。

(5)按决策问题重复出现程度分,有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程度性决策是指经常出现的决策问题,已有规定的处理程序、方法、选择标准、数学模型等,可按常规办法去解决,在企业管理中,这类决策约占80%以上;非程序性决策是指不经常出现的决策问题,没有先例可循,不能按常规处理,主要凭决策者的知识、经验、信念和胆略来确定,而这类问题往往是有关企业经营的重大战略决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