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
书籍:佛教文化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浙江古籍出版社《佛教文化辞典》第52页(502字)
【生卒】:344—413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僧人。
佛学家,翻译家。亦称“鸠摩罗耆婆”,简称“罗什”。原籍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一带),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七岁出家。
以博学闻名西域各国。前秦太安元年(385),大将吕光奉苻坚之命攻掠龟兹,特将其掠往中原。
因苻坚被姚苌所杀,吕光乃在凉州(今甘肃武威)称王,他亦被迫滞留凉州十余年。后秦弘始三年(401),被姚兴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奉为国师,居西明阁逍遥园,讲法译经。
所译佛经,旨义精确,其中《中论》、《十二门论》、《百论》译出后,弟子争相诵读,以至形成“三论宗”(即法性宗)流派,他被奉为该派始祖。所译《成实论》则流行江南,为佛教成实学派的经典;另一部经典《法华经》,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经典;《阿弥陀经》为佛教净土宗的要典。
尚译有《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提婆菩萨传》、《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等数十部。与真谛、玄奘齐名,并称我国佛教三大译经家。
弟子有僧肇、僧略、僧邈、竺道生、道融、僧叡等八百余人。圆寂后,舍利被其凉州俗眷迎去。
今甘肃武威有罗什塔,雄伟壮观,为西北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