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
书籍:商业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商业大辞典》第488页(517字)
我国古代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经济学说。
以《管子·轻重》论述最详。《轻重》共19篇,现存16篇,着作年代尚无定论。轻重理论所探讨的范围极广,在生产、分配、交易、消费和财政等方面均有所论述,几乎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重点为货币、商品和贸易等。《管子·轻重》对商品流通过程作了较系统的理论概括,用供求关系解释商品、货币的轻重,认为“夫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任何商品都是“重则至,轻则去”,“藏则重,发则轻”。
“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即主张由国家铸造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指出货币、谷物和万物(谷物以外的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相反的轻重关系:“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谷重则万物轻,谷轻则万物重”以及“粟重黄金轻、黄金重而粟轻”。
由于货币对谷物或万物的轻重关系,基本上是通过价格的贵贱来表现,因此,一般的轻重关系变化大都体现为价格的变动。在诸侯国内,轻重理论的目的在于调节万物之盈余与不足,平衡市场价格,充实国家财政。在各诸侯国之间,则利用商品的轻重关系进行商战,对本国的重要物资要求保持“天下轻,我重”的局面,使物资不致外流。参见“管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