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商业大辞典

银元

书籍:商业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商业大辞典》第569页(722字)

也称“洋钱”、“大洋”、“花边钱”。

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银元最初主要是外国铸造的,因其与银两相比,有重量和成色统一、便于使用等优点,很快在全国流通。最早流入中国的是西班牙银元(也称“本洋”,实际上是在墨西哥铸造的)。本洋重七钱二分,成色为含银937‰。以后,陆续流入中国的有墨西哥、日本、美国、香港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银元,重量成色各不相等。

中国自己的银币,开始由地方铸造,未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由政府正式批准铸造的新式银元,是1888-1889年间在广东开铸的。因其背面铸有纹,俗称“龙洋”。龙洋每枚重七钱二分,成色900‰。其后,各省纷纷开铸。

银元的使用,是向银本位制跨出的重要一步,是币制的一种进步。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币制则例》,规定以银元为本位货币,新银元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900‰,定名为“大清银币”。准备以此替换市面上流行的其他各种银元,后因辛亥革命爆发,未能实行。以后,国内铸造的银元有袁世凯头像银元、孙中山侧像银元等多种,最主要的是袁世凯头像银元,俗称“袁头币”、“袁大头”,1914年开始铸造,成色为890‰。

这种银元的币型、重量、成色都较统一,很快在全国流通,成为国内流通的主要银币。其他银元,除龙洋和孙中山侧面银元外,都逐渐在市面上消失。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曾决定铸造统一的新银币,新币重26.6971克,含银23.493448克,并铸帆船图案的“船洋”,但实际铸造数量不大。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国民党统治区恶性通货膨胀,银元又开始流行,直至新中国建立,银元才停止使用。

上一篇:规元 下一篇:商业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