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76页(902字)

否认人的思维有正确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

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18世纪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模认为:感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是否有客观事物,客观世界存在,这是不可知的。他把感觉歪曲成为隔离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墙壁和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超越感觉是不可能的。

休谟的不可知论不仅怀疑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怀疑感觉之外存在的物质。列宁指出:这种“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就是他不超出感觉,他停留在现象的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关于这些物本身……,我们是根本不能确实知道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105页)。康德与休谟有些区别,虽然他承认外部世界“自在之物”的存在,有唯物主义的因素。

但他认为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康德还认为只有感觉是很不够的,需要抽象上升到更深刻的认识。他说抽象上升时要运用主观先天就有的范畴,如时间、空间、因果性、必然性等等来整理感性材料,这样一来,康德便最终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康德和休谟不可知论的共同点:都把感觉和被感觉者、现象和显现者分开,不是把感觉看成是联系外部世界的桥梁,而是把它看作隔离外部世界的鸿沟。

康德主义者和休谟主义者都攻击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唯物主义者叫作“超越实在论者”,认为他们从一个领域非法地过渡到另一个根本不同的领域。列宁批判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是“否定经验中的客观内容,否定经验中的客观真理”(《列宁选集》第2卷第126页)。

这样势必把感觉、认识看成纯主观的无源之水,导致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流传很广。

赫主义、实用主义都利用不可知论来宣扬唯心主义。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在实践中按照对某物规律性的认识,重新把它创造、生产出来,就证明了人们这种规律性认识是正确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证明客观真理,也就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现在尚未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将来一定能转化为已经认识的事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