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146页(868字)

1898年(旧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亡国大祸迫在眉睫。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高举变法图强的旗帜,掀起救亡图存的浪潮。

1898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的基础上,给光绪皇帝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大声疾呼:改革“则全”,不改革“则亡”;全部改革“则强”,小改革“仍亡”。

他上书7次,上奏议30余道。

6月11日,光绪皇帝正式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9月任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军机四卿”,梁启超也参与变法。6月11日-9月21日,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上澄清吏治,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破格选拔人才;经济上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鼓励私人开办工厂;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奖励科学着作和发明等等。

“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然而,改革并非轻而易举。新法每向前推进一步,以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就阻挠和破坏一步。6月15日,那拉氏强迫光绪皇帝下令,免去翁同龢的职务,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统率北洋军队,控制北京和天津。

迫于形势危急,光绪皇帝要康有为、谭嗣同商量对策。后,谭嗣同密访荣禄的部下袁世凯,要他在天津阅兵时,保护皇帝。阴险奸诈的袁世凯当面满口答应:“诛荣禄如杀一耳!”却暗中捣鬼,向荣禄告密。9月21日,那拉氏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宣布重新“垂帘听政”,废除变法令,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事先得知消息,逃到国外。谭嗣同本来完全可以逃走,但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与刘光第、林旭、杨锐、康广仁、杨深秀6人被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以它的彻底失败结束了。

这次变法前前后后仅经历了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