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433页(476字)

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顾群众利益,只知发号施令的领导作风。

官僚主义随国家出现而产生,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主义的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习惯势力的反映。

邓小平说;“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致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邓小平文选》第287页)。

社会主义社会官僚主义的产生,有干部个人素质和思想作风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弊端。官僚主义败坏党风影响党的威信,危害极大。

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要有一套正常的录用、任免、考核、奖惩干部的办法,建立严格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切实解决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对干部实行严格监督,包括广大群众监督的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