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归汉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373页(957字)

【作品赏析】:

东汉末年,着名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于战乱中被匈奴虏去,八年后由曹操派人接回汉朝

画家被这段悲欢离合的史实所触动,精心绘制了这一作品。

展开画幅,只见一派荒凉萧索的塞外景象;土坡黄沙,枯树短草。画幅中心,蔡文姬正与左贤王对坐饯别。

贤王转身酌洒,但仍转眸回视文姬,有依恋难舍之情。

文姬则盘膝而坐,面向左贤王,此时此刻,那战乱被虏、尘沙千里、含羞育儿、望鸿思汉等等往事一并涌上心头,真是百感交集,欲言无声。文姬身后是她的两个儿子,年幼者紧抱母亲腰际放声啼哭,年长者身着番服似乎正在规劝其弟回到另一妇人(或是乳母)处。

此时文姬的心情,正是“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我欲何之。”画家抓住人物的瞬间心情,通过神态形体的准确刻画将其托出。

画幅上方的驼车人齐备,整装待发,既与画幅主体平衡呼应,又使气氛更显悲凉。

画幅上的人物、车马、草木都不大,然而描绘精微。鞍具器物、持杖服饰、鬓须毛发等,皆以韧线写出,笔法谨细沉着。人物、鞍马、山树用笔也随机应变、不尽相同,衣纹柔而挺,车物谨而留,丘坡畅而动,草树凝而发。

此种种笔调又随物应形,形迹断而意趣连。画面设色浓烈绚丽,层层烘染,使物体的阴阳向背之状,于均衡处见不平,于平面处见深远。

尤以人物、马匹之色更见变化多端,由白至黑,从淡到浓的渲染极为丰富,呈现出种跳跃的节奏感。

因此,画上人马虽多,却不显得平淡单调。

画家熟悉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对塞外草原、匈族服饰、驼马行装等景物道具的描绘逼真生动,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及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作者陈居中,南宋画家,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画院待诏,专工人物、番马,善写北方民族的放牧,出猎景象,描画物态准确自然,形神俱备。

元柯九思称他“设色精研,位置清旷”。绘画成就超过另一长于描写匈族生活的北宋宣和画院画家黄宗道。主要作品尚有《四图》、《胡笳十八拍图》(传)等。。

宋 陈居中 轴 绢本设色 纵147.4厘米 横107.7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