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孤舟图
书籍: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739页(649字)
【作品赏析】:
此幅作品作于康熙庚寅春二月(1701),其时作者已届78岁高龄,应是居茅山后所作。
题记中诗写:“秋雨孤舟归梦醒,怪他柳线系丝长。”画面上也正是表达了这两句诗的情意。
整个画面皆用水墨润笔,显得处于秋雨绵绵的环境之中。远处山峦,水气朦胧。
近处岸柳,叶已落尽,每经受场秋雨,就越走向于枯一步。树上还缠两根野藤,更使人感到柳树的厄运。
水面上一叶孤舟,舟头一人不顾细雨淋漓而静坐沉思。是感秋?是怜柳?还是见景触情?做过多年御史的笪重光自然是感触很深的。
不然他晚年也不会离家走上茅山修道。
这幅作品中流露出的孤独伤感之情,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这也是在封建社会里必然会发生的悲剧。
在这幅内容简括、主题突出的画幅中,作者那熟练的笔墨功夫,反映了他的绘画修养。
。【作者介绍】:笪重光(1623-?) 字在辛,号江上外史,自称郁冈扫叶道人。
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传光,有时署逸光、逸叟,江苏句容入。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官至御史。为人刚正,敢于直言,权贵们在他面前都颇有所收敛。擅长书法,学苏东坡、米芾一派,与当时的姜宸英、汪士禛、何焯被称为书法四大家。
兼能绘山水、兰竹,与王翚、恽寿平等名家往来密切。作画追求高雅的意境和笔墨情趣。
。清 笪重光 轴 纸本水墨 纵58厘米 横72厘米 藏辽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