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途中
书籍: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1178页(724字)
【作品赏析】: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实行更加严密的经济封锁与军事进攻,声称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为了克服困难,减轻群众的负担,党中央号召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镢头,展开大生产运动。当时的三五九旅开荒种地,养羊喂牛,自办工厂,把一个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富饶的地方。此图作于1961年,画山峦起伏的陕北高原上,满坡杂树,枝桠密密麻麻;在森然壁立的两山峡谷中,一条小溪伸向远方;一队开荒战士,有的骑马,有的扛着镢头,有的肩着铁锹,正向南泥湾疾步行军。
这是一幅平凡无奇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亲切、自然、纯朴。以山水画的形式出现,比直接描写生产场面更有深意,更富于抒情性。石鲁曾亲自参加开荒,目睹荒凉的南泥湾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他创作这件作品恰在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他用南泥湾精神激励人民。
这件作品是石鲁山水画的突出代表作品之一。
他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形式,用以表现黄土高原浑厚有力的美。
此图用笔苍劲有力,莽莽苍苍的山色似乎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这种风格与画家所要传达的情感完全一致。
。【作者介绍】:
石鲁(1919-1982),四川仁寿人。
早年参加革命,从事木刻创作。建国后任陕西美协主席,师赵望云,并上追明清各家。
五十年代画年画,重彩画,代表作有《古长城外》等。后专门从事中国画革新,以黄上高原和根据地风光为主要描绘对象,风格苍浑雄壮,构思巧妙,六十年代后产生巨大影响。
。现代 石鲁 轴 纸本 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