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339页(656字)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
以《黄帝内经》为标志的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体系的形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疾病与症候、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五运六气等内容。中医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构成中医学知识的核心,对中医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及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发挥指导作用。
中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生命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等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变化。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人体与自然界、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并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
脏象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现象,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联络全身的作用。
经络系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辨证论治是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诊察疾病,将诊察结果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确立治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