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录》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史学名著题解》第203页(1691字)

《东华录》是以《清实录》为主要材料来源,按时间顺序辑录而成的。

实录是所谓帝王之书,带有机密性,撰修的目的不是为了流传民间,而是为以后修“正史”积累资料。所以,每种实录修成之后,只抄写几部,放在秘阁,只有史馆的史官,因为修史的需要,有机会得以详细阅读。《东华录》就是清代的两位史官蒋良骐和王先谦先后辑录而成的。

又因为清代国史馆设在北京东华门内。

于是,他们都把自己辑录的书叫《东华录》。

蒋良骐(公元1723-1789年)字千之,一字嬴川,全州(今广西全州县)人,1751年(乾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765年国史馆重开,他充任纂修官,得以阅读实录,并纂辑自太祖天命年间至世宗雍正十三年,包括五帝六朝的重要史料,编成三十二卷,称《东华录》。到光绪年间,又出现了另一种《东华录》,是王先谦纂辑的。王先谦(公元1840-1917年)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年间进士,一生致力于古籍和历史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光绪年间曾充任史官,后官至内阁学士。他仿照蒋氏《东华录》的体例,先纂辑乾隆、嘉庆和道光三朝实录中的史实,成二百三十卷,称《东华续录》。

后又以为蒋氏《东华录》太简,于是重新纂辑雍正以前的史实一百九十五卷,并同他的《东华续录》合称《九朝东华录》。以后,就好象比赛一样,有个叫潘颐福的人,辑《咸丰朝东华录》六十九卷。之后,王先谦又辑《同治朝东华录》一百卷,再合以前所辑总称《十一朝东华录》,共五百九十四卷。在公元1884-1891年间,曾先后以木刻和铅印本流传于世。

近代学者有人认为王氏《东华录》较蒋氏《东华录》详尽,王书既出,蒋书可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蒋书虽较简略,但它所根据的实录,是乾隆年间最后修改以前的旧本。因此,它保存了王书和传世《清实录》不愿收载的包括政治和经济的许多重要史料,对于研究清初历史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如顺治年间朝廷谏官议论圈地和逃人法受到皇帝谴责。给事中李裀就因于1655年(顺治十二年)正月奏言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结果落得个流徙尚阳堡的下场。

1691年(康熙三十年)御史陆陇其因上疏指责捐纳、保举的危害,为朝臣所忌,康熙帝也说他“懵(měng)愤不知事情”,差一点被革职、发配。

还有一些方面,也很重要。

蒋良骐在纂辑过程中,不专钞实录,其他文献着述重要的也采用。经皇帝批示的大臣题本即“红本”,是反映当时军国大政的重要历史档案,书中就多处采用。

此外,保存重要的原始文献资料,也是蒋录的特点之一。如顺治元年史可法答多尔衮书,实录不载,系据原札录出;康熙元年,永历帝致吴三桂书,南明野史也不载,系从《清实录》录出。

总之,两部《东华录》详略不同,互有短长,各自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读者不可偏废。

继《十一朝东华录》之后,公元1909年(宣统元年)朱寿朋又纂辑出版了《东华续录》,通称《光绪朝东华录》二百二十卷,起于1875年(同治十三年)止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光绪朝这三十四年,正处于中国封建统治总崩溃的前夜,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而本书所辑的材料,数量多,涉及面广,如内政、外交以及经济生活和种族矛盾等方面的材料都异常的丰富。

这就为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史实。

本书同《十一朝东华录》比较,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成书在实录之前,所以,对朝臣们的奏报尽量全文照录,这就丰富了光绪一朝的历史内容,因而也为后来编纂的《德宗实录》所不及。

本书在1909年由上海集成图书公司排印过。中华书局在1958年根据集成图书公司排印本加以整理后重新出版。

上一篇:《清实录》 下一篇:《通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