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传集》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史学名著题解》第266页(851字)

《碑传集》一百六十卷,钱仪吉编。

钱仪吉(公元1783-1850年),浙江嘉兴人,曾担任过会典馆总纂,生平着有《补晋兵志》、《三国会要》、《北朝会要》、《皇舆图说》、《碑传集》、《(kàn)石斋记事稿》、《刻褚集》等书。

《碑传集》是传记体史书的一种,收集了历史人物的神道碑、墓志铭、别传、行状、行述之类文字。钱仪吉自己说,编此书是“略依杜氏大珪、焦氏竑之例”,即这种体裁创始于南宋杜大珪的《名臣碑传琬琰集》(一百零七卷),以后元苏天爵的《元朝名臣事略》(十五卷),明徐纮的《明名臣琬琰录》(四十六卷),以及焦竑的《国史献征录》(一百二十卷)等等,还有一些,都是采用这种体裁编辑的,可以另成一个系统。

本书包括的历史时间,自天命至嘉庆,六朝共二百年,叙述人物有二千零二十多人。

一百六十卷内分宗室、功臣、宰辅、部院大臣、内阁九卿、翰詹、科道、曹司、督抚、河臣、监司、守令、校官、佐贰杂职、武臣、忠节、逸民、理学、经学、文学、孝友、义行、方术、藩臣、列女等二十五类,既按人物的性质分类,而且分得很细,又在每一类中按时间顺序有系统的编排,这就便于人们查考。

本书文字都是当时人记述的,一般比较真实,而且还叙述些生活细事,能补充正史之不足。

例如《清史稿》的《骕传》附于《张尔岐传》之后,本书所收施闰章的《马骕墓志铭》就叙述详细得多。因为是私家撰述,既不受时间的限制,又有取材的自由,多方搜集,随遇随录。正史漏列的一些重要人物,本书中可以找到其事迹,例如本书补收明朝大臣的传就有十五篇,《逸民传》九十一篇。

钱仪吉从公元1823年到1850年,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完成此书,到1893年才得刊印流行。现有江苏书局校刊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