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社会主义辞典》第123页(771字)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同资产阶级实行统一战线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是毛泽东于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总结我党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历史经验而制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斗争策略。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非基本的、辅助的同盟军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由于其特殊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因而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压迫,又受封建主义束缚,所以他们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在一定的时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或在革命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并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勇气。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对之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一方面与之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之;另一方面与之进行适当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毛泽东认为,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21页)当然,这种对民族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不同于对大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对前者的联合,是把它作为革命力量的长期合作,对其斗争,主要是批评教育,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对后者的联合,是利用敌人内部矛盾的暂时合作,对其斗争是在思想、政治和军事上的坚决打击。无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正确政策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对克思主义策略思想的重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