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社会主义辞典》第293页(1105字)

毛泽东写的一篇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着作,于1940年1月在延安《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

1940年前后,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政策,由武力进攻转为政治诱降和经济拉拢。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

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军事上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同时,还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加紧反共宣传。他们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叫嚷“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为取消共产党和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制造舆论。

于是,“中国向何处去?”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最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就是为向全国人民及时指出中国革命应走的光明大道而写的。

这篇着作,共有十五个问题,全面分析了世界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特点,总结了近百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发展前途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在这篇着作中,毛泽东在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划分为新旧两个历史时期和两个历史范畴。他认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由此出发,他科学地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这两个革命过程又是相互联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本书中,毛泽东还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即政治上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使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它创立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学说,解决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停顿地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关于抗日战争和中国前途的种种谬论,粉碎了他们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梦想。

它对中国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革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