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50页(1122字)
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即资本主义农业。
马克思称资本主义农业为大农业,是由于它的经营规模远远大于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农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中的发展而形成的。在英国,资本主义农业是在废除农奴制后,通过十六至十八世纪的“圈地运动”,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土地剥夺,从而“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23·801);到十八世纪末,在英国农业中,资本主义农业已占绝对统治地位。
在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有着不同的道路。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土地所有者一般不经营自己所有的土地,而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雇用农业工人,把租用的土地和自己的投资,一同作为资本增殖的手段。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构成现代社会骨架的三个并存的而又互相对立的阶级——雇佣工人、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25·698)。
农业资本家要在农业这个特殊生产部门来投资经营农业,土地又是租来的,因此不能独占全部剩余价值,只能取得相当于其他生产部门产业资本家所得的平均利润,而必须把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
实际在土地上耕作的雇佣工人,既不占有土地,也不占有其他生产资料,他把劳动力卖给资本家去支配,用自己的剩余劳动为资本家提供利润,还要用自己的剩余劳动为土地所有者提供地租。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土地所有权既同劳动者相分离,又同土地的经营相分离。在这里,土地所有者完全脱离土地的经营,“以致在苏格兰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度过他的一生”(25·697)。
土地的所有与土地的经营分离的后果是:一方面,土地所有者完全不过问土地的改良投资,另一方面,租地农业资本家唯恐在租约的期内不能从土地投资上获得收益,他们非但不愿投资改良土壤,反而拼命在土地的使用中掠夺地力。
资本主义农业的进步,“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23·552)。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农业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使农村两极分化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而且使农业工人和一部分自耕农遭受残酷剥削,农民破产和农业工人被机器排挤,使沦为产业后备军的人数急剧增多。这样,“在现代农业中,也和在城市工业中一样,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量的增大是以劳动力本身的破坏和衰退为代价的”(2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