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工业城市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17页(1057字)

指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占有较大比重的城市。

拥有较发达的工业是工业城市的主要标志。这里所指的工业是基本工业,其产品大部分供应本城市以外地区的需要。

工业城市依工业构成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为多种工业的城市;另一类为以单一工业为主的城市,如石油化工城市、采掘工业城市、森林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城市等。

作为工业城市,其基本因素是工业点和工业区。

工业点由一个或几个工业企业组成,工业区是以一个较大的工业联合企业为骨干,由大、中、小企业组成的。一般地说,小型工业城市包括一个工业区或一个工业区和若干相邻的工业点。

大中型工业城市则包括若干相邻的工业区和为数众多的工业点。现代工业城市还将若干个工业城镇当作自己的卫星城。

在历史上,工业城市产生于1750年至1900年期间。工业城市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影响。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疯狂地掠夺地产,用残暴的恐怖手段聚敛财富,依靠暴力行为剥夺农民的土地。失去土地的广大农民背井离乡,流入城市,沦为雇佣劳动者。

“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给”(23·801),从而也为工业城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二是产业革命的促进作用。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先发生了产业革命,以后,美、法、德、俄、日等国也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

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这些国家的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工业的生产面貌,使机械化生产遍及工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等部门;使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人口增长率日益提高。这便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城市形成以后,一方面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使工人阶级的状况更加恶化。首先,在资本的盘剥下,广大农民纷纷破产。

这些衣衫褴褛的破产农民的唯一去处是涌向工业城市。

结果造成了劳动力商品的供过于求,在业工人不得不接受苛刻的劳动条件和微薄的工资收入,失业工人则陷入贫困的境地。其次,由于资本和劳动的大量流动,由于工业用地的不断增大,工人被排挤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一个工业城市的居住状况今天还勉强过得去,明天就可能变得恶劣不堪。”(23·726)

上一篇:工序 下一篇:《资本论》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