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628页(3241字)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对称。

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要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只能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实现。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不同,在“这里,改变的不是工作日的长度,而是工作日中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23·348)“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23·350)

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当然,资本家可以用把工人的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办法,来扩大剩余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剩余劳动的扩大,只是由于侵占了必要劳动时间的范围。“虽然这种方法在工资的实际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里它应该被排除,因为我们假定,一切商品,包括劳动力在内,都是按其十足的价值买卖的。”(23·349)既然假定劳动力是按十足价值买卖的,那么,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只能在劳动力价值本身降低时实现。

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只有降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同量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只有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才能实现。为此,“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23·350)

由于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每一种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只能相应地按该商品在劳动力价值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劳动力价值。

只有当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部门以及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生活资料价值普遍降低,劳动力的价值才能降低。所以,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实际上是社会上许多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就个别资本家来说,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目的并不是降低劳动力价值,而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但是,所有资本家都这样做,最终会促成劳动力价值降低的结果。所以,“必须把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区别开来。”(23·352)资本的一般的必然趋势,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但这种必然趋势,是在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表现出来的。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生产力增长中的对抗性矛盾。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商品的价值,不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而是通过降低商品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增加剩余价值。其次,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工作日缩短,而是通过缩短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工作日不仅不会缩短,甚至还会在资本强制下延长。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只不过是加强剥削工人的手段。

这就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质,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生产经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三个不同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历史过程,是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资本家不断加强对工人剥削、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过程。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是资本主义提高生产力的最初阶段,因而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阶段。

在简单协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就是工场手工业。由于分工一方面使劳动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使大批工人从事简单劳动,使劳动力价值下降,相对剩余价值增加,无产阶级对资本的反抗进一步加深。

在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产生了机器大工业,机器广泛使用的结果,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商品价值大大下降。机器的使用简化了操作过程,使大批妇女儿童也可进厂做工,从而引起男劳动力价值的贬值。

机器成为资本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强有力的手段。

机器的广泛使用造成了庞大的失业人口,为资本家迫使在业工人降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提供了条件;机器的使用,使工人完全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成为资本家加强工人劳动强度的手段等等。机器大工业不仅使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极大增加,而且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达到尖锐的程度。这一切正在“使新社会的形成要素和旧社会的变革要素成熟起来”(23·550)。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除上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从而降低劳动力价值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马克思指出:“为了延长剩余劳动,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从而缩短必要劳动。”(23·557)这里的“各种方法”,有如上所述的减低教育费用、童女工的利用等。这里特别应提到的是增加劳动强度,同样可以缩短必要劳动,延长剩余劳动。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增加,从一方面来说,起着同样的作用。它们都会增加任何一段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总额。因此,它们都能缩短工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或其等价物所必需的工作日部分。”(23·578)例如,因提高劳动强度,10小时劳动,却生产出过去12小时的产品,因而产品的价值相当于12小时。本来在10小时内,必要劳动为6小时,剩余劳动为4小时,现在由于劳动强度提高,必要劳动时间所体现的产品,只要5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来,另外5小时的剩余劳动时间,却能生产出相当于6小时的产品。这样,必要劳动缩短了,剩余劳动延长了,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了。关于提高劳动强度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论》曾在几个地方加以论述:如第一卷第十三章第三节第(c)小节就专门讲过这个问题。又如,在第十四章中,马克思指出:“如果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的正常强度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才能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工作日的界限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相对量的变化才能提高,而这种变化在工资不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情况下,又以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强度的变化为前提。”(23·558-559)。在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在劳动强度增加,或劳动生产力提高,总之,有较多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时候,在那些使用原料的生产部门中,不变资本的流动部分的量会增加”(25·9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对工人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隶属为基础,它以资本一定数量的积聚为前提。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革命,劳动由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自发地发展为实际上隶属于资本,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愈来愈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为主了。不过在现实中,这两种方法并不能截然分开。

这是因为作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手段的机器,同时被用来作为延长劳动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马克思说:“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旦掌握整整一个生产部门,它就不再是单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手段,而一旦掌握所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那就更是如此。”(23·558)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比,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更具有资本拜物教的性质。

在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限度内,通过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活动以及工人为缩短工作日的斗争,使人们还能看出剩余价值与剩余劳动之间的联系,而当我们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剩余价值与剩余劳动之间的联系更加模糊不清了。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变革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提高劳动生产力、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剩余价值不是来自工人的剩余劳动,而是来自资本家的机器、设备,来自科学技术等神秘的资本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