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沁,耶利米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831页(1170字)
【生卒】:1748—1832
【介绍】:
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功利主义理论家。
1748年2月15日生于伦敦,以后一直住在这里。12岁时由父亲送入牛津大学学习,16岁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76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832年6月16日去世。
边沁对十八、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界的影响主要是他的“功利主义”(或译为“效用原则”)。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在否定教会的封建道德规范时曾说,合理的利已主义应当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后来边沁把这种观点庸俗化,他从区别好的和坏的立法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功利应为道德最高准则的原理。认为道德上的善恶不能取决于教条或外来的规范,而应该取决于事物是否符合人类的本性。追求幸福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根本动机。
幸福又可归结为获得快乐和避免痛苦。
而个人的幸福是他的快乐的最大总和。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在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更小的痛苦之间取得平衡的计算结果。边沁认为社会是一个假想的团体,只是个人的总和;社会的幸福就是各社会成员个人幸福的总和。
由此,边沁提出他的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个原则既是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又是立法上的优劣标准。
在经济学上,边沁把功利主义原理和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结合起来,试图通过对个人幸福的计算,重建整个经济学体系。把自由竞争看作是道德的实质,根据财产关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同时,边沁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口号下,鼓吹政府应该实现教育自由、保证就业、最低工资、老年保险、公费医疗等所谓“福利状态”,甚至“自由的”高利贷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要素。
边沁的功利主义,对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诸如李嘉图、詹姆斯·穆勒、杰文斯、萨伊等人都是他的追随者。当时若干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利用他的功利主义理论来为资本主义辩护,说资本主义流通领域是自由、平等的,交换的双方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因而对双方都有利。
他们还利用边沁的效用原则,来建立他们的价值理论,评价人的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这种观点,当然是极端荒谬的,在《资本论》中受到马克思的严厉批判。同时,马克思还指出:“效用原则并不是边沁的发明。他不过把爱尔维修和十八世纪其他法国人的才气横溢的言论枯燥无味地重复一下而已。
”(23·669)
边沁的主要着作有《论政府》(1776年)、《道德和立法原理》(1780年)、《为高利贷辩护》(1787)、《政治经济学教程》(1798年)、《惩罚和奖赏的理论》(18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