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998页(2171字)

李嘉图的最主要的着作,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的着作。

1817年初版,1819年和1821年两次再版。后两版,特别是第三版作了较大改动,并最后作为定本流行。

《原理》共分三十二章。

前六章,特别是前两章包括了全部理论内容。

第一章《论价值》不仅阐述了价值理论,而且阐述了工资理论、利润理论、商品价格理论等等。第二章《论地租》分析了前章留下的唯一理论问题,即地租理论。这两章包含着李嘉图“对以往政治经济学的全部批判,……而且通过这种批判得出了一些崭新的惊人结果。因此,这头两章给人以高度的理论享受”(26Ⅱ·186)。

其余各章只是前六章阐述的基本原理的复述、解释和补充,其中有十四章是论述赋税的,只是前述理论原则的具体运用。

《原理》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拥护生产力的发展来反对土地贵族,维护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基本使命是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是财富生产的最有利的方式。由于当时封建残余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利益相一致,因此,作为产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李嘉图敢于坦率地把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把增加资本利润和扩大资本积累放在首位来加以申辩。

这一方面,使他能够毫无顾虑地探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推进到顶峰;另一方面,这种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生产的永恒形式,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结为资本利润和积累的增加的资产阶级眼界,又使他无视经济范畴的起源问题,对经济范畴只作量的分析而忽视质的分析,以致不可避免地在理论上留下不少破绽、错误,甚至庸俗的因素,最终导致自己体系的崩溃。

《原理》在经济科学上的突出贡献,是它制定了在资产阶级眼界的限度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并明确地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揭示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依据的经济范畴——工资、利润和地租——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到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李嘉图以斯密的经济理论为出发点,但在许多方面推进了斯密的理论。在价值理论方面,他排除了斯密的错误见解,始终坚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他纠正了斯密关于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有价值的说法,实际上把使用价值看作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他认识到决定价值的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他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释为是最坏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耗费;他从量上区分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把复杂劳动归结为倍加的简单劳动;他认为形成价值的劳动除了直接投在商品上的劳动外,还包括生产生产资料所耗费的劳动。

马克思指出:“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13·51)。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李嘉图没有提出更没有解决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形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他所研究的“只限于价值量”(13·50)。

李嘉图比之斯密更为彻底地发挥了剩余价值理论。李嘉图明确地把产业利润看作剩余价值的最初的一般形式,而把地租仅仅看作是利润的分支,看作是超额利润。

他认为,利润是工人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后的余额,而工资是工人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他在研究工资和利润的关系时,把资本全部当作可变资本,因而实际上,他在利润的名义下研究了剩余价值。

在这个限度内,他的利润理论就是剩余价值理论。由于李嘉图把工作日当作一个固定的不变的量,他所考察的利润仅限于相对剩余价值。

李嘉图的基本结论——工资上涨,利润下降;工资下降,利润上涨——虽然并不充分,只是在利润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条件下才能成立,但它在一定限度内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对抗性。

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了级差地租的存在,把它归结为农产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额。但他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同时,为了反对地主阶级,他把自己的地租理论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

在他看来,由于这一“规律”的存在,人们耕种土地总是从好地转向坏地,因而农业生产率不断降低,农产品价值随之上涨。其结果,一方面,地租增加;另一方面,名义工资上涨,利润下降,从而资本积累减少,生产发展缓慢。

由此,他作出结论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和社会发展的利益相对立的。

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利润和地租的考察,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使他成为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

但是他并未科学地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

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两大矛盾:第一,他未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第二,他未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后来的庸俗经济学家正是抓住了这两个矛盾而力图推翻他的理论。

李嘉图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

马克思多次研究过李嘉图的这部着作,批判了李嘉图的理论错误,也吸取了他的正确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