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75页(913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个管理学派。

它是社会系统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巴纳德创立的社会系统学派着重从社会方面来研究组织,把技术系统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认为组织就是一个“社会系统”。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则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并相互影响。只有既满足社会系统的需要,又满足技术系统的需要的组织才是最好的组织。而且,组织又受环境的影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组织。所以,应该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式的、动态的社会技术系统。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是由特里斯特等人在英国伦敦的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主持下对英国达勒姆煤矿采煤现场的作业组织和印度艾默达巴德纺织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近年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国际和国内的竞争更为激烈,因而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更为迅速,环境的因果结构更为复杂化;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系统更为机械化、自动化;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近年来,随着行为科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在这方面也相应地有了发展。他们认为,要从“工作人”的观点来考虑问题,从工作和经济需要出发,把企业的技术系统同社会系统紧密结合起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又实现了工作的人道化,使劳动者得到充分的满足。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近年来的发展在思想认识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点:(1)人的本性与人的工作之间有密切联系,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发展与他们工作的发展相互促进,都取得成就。(2)工作组织的形式也要考虑工人的个性和需要,这有利于工人发挥主动性。

至于把上述思想付之实施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1)在设计厂房和安置设备时就要考虑到把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工作任务与人的需要结合起来。(2)重新设计工人的工作职务,使之能把技术系统的要求和社会系统的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工作任务的完成和人们需求的满足更好地结合起来。其趋势主要是:扩大工作范围,使工作任务多样化,丰富工作的内容。

上一篇:E·布法 下一篇: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