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96页(659字)

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在其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它侧重研究人的需要、激励与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期望理论认为,人们总是为了某种需要、受到激励去行动,以实现某一目标。当目标还没有实现的时候,这种目标就是一种期望,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弗鲁姆认为,人类活动的激励力量,决定于人们对所能得到的结果的预期价值,与人们认为这种结果得以实现的期望概率的乘积。弗鲁姆的期望模式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效价就是目标价值,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或者说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对同一个目标,由于各个人需要不同、所处的环境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效价的大小也不同。效价大小与个人追求目标的强度成正比;期望值是指个人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自己实现目标的概率,又称为期望概率。期望概率影响人们对目标实现的信心。

效价与期望值的不同结合,决定着激励力量的大小:(1)效价大、期望值大,则激励力量大;(2)效价小、期望值小,或二者中某一个小,则激励力量均小;(3)效价中、期望值中,则激励力量也为中等。

期望理论指出了个人目标如何影响其努力行动,以及个人对行动的选择取决于他对这个行动可以实现其个人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这一激励理论要求经理人员在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时,既要考虑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又要采取相应的能增强员工信心的措施。

这样,才能达到所需的激励效果。

上一篇:公平理论 下一篇:超Y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