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比率
书籍:企业管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296页(566字)
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本负债比率、债务与业主权益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所以,企业在评价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提高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即在保障债务偿还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与设置有形资产负债率的指标的原因相同,还需要对产权比率的公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即对有形净值负债率进行计算、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