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外汇政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167页(884字)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外汇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维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的稳定。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货币汇率的管理。有两种办法,即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
直接管理是用行政手段规定各项外汇收支按何种汇率结汇。如对出口采用较高的外汇汇率(即贬低本国货币币值),对进口采用较低的外汇汇率(即提高本币币值),以达到奖出限入的目的。
间接管理是以外汇基金作为缓冲来稳定汇率。最普遍的办法是在中央银行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或外汇稳定基金,政府授权中央银行运用该基金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调节市场供求,以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
目前发达国家对汇率主要采取间接管理的办法。(2)对贸易项目的管理。
对贸易外汇实行管理的目的是集中贸易外汇收入,限制进口贸易支出,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贸易外汇管理的办法很多,如发放出口许可证和进口许可证。有的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实行预交进口存款制度,购买进口所需外汇时征收外汇税等。(3)对非贸易外汇管理。
有些国家在外汇管制法令中规定,个人、团体、企业等收到的国外汇款和旅游事业的外汇收入一律售给国家,向国外汇款和出国旅游需要外汇时,需经外汇主管部门批准。(4)对资本输出入的管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各成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但在必要时,可对国际资本转移实行一定的管制。
事实上,资本主义各国对资本输出入的管理都十分重视。如战后初期,西欧国家为了恢复经济,对外资流入采取鼓励政策,但对资本外流则实施种种限制。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爆发国际收支危机,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1963年宣布实行利息平衡税,以限制资本外流。
(5)对非居民存款账户的管理。在非现金结算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国际结算最后都是通过银行存款账户的划拨进行的。这些资金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以及非居民之间的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所在国的国际收支。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也把非居民银行账户存款列入管理范围之内。如日本1982年管汇法规定,在当局认为必要时,可对日本银行的非居民账户存款利息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