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31页(927字)

领主用暴力或欺诈手段大规模强占农村公有地和农民份地,用栅栏或濠沟圈围起来,变 成领主的大牧场或大农场的一系列活动。

在英国最为典型。自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持续进行了300多年之久。早在14世纪,随着毛出口的增加,在英国已经出现领主圈占农村公有地发展养羊业的现象。地理大发现后,市场的扩大,毛织业的发展,引起对羊毛原料需求的急剧增长;同时,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物价飞涨,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领主的收入大减;因而英国领主千方百计地大规模圈占土地,经营牧场。

自15世纪末起,不仅圈占公有地,而且夺占农民的份地也成为普遍的现象。托斯·莫尔在其1516年写的《乌托邦》一书中抨击了这种领主残暴剥夺农民土地的景象,喻称为“羊吃人”。农民土地被剥夺,流离失所,不满情绪日增。国王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为了稳定农业生产以维持兵源和税源,自15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初曾一再颁布反圈地条例(有六次:1489年,1515年,1533年,1563年,1597年,1609年)限制圈地活动和牧场规模,但收效不大。

世界市场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使圈地运动并未因国王的禁令而停止下来,而且在16世纪中叶还扩展到教会领地上去。1534年英国进行宗教改革,约占全国土地1/3的教会地产被没收,转归世俗地主所有,使圈地运动得到了新的推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了大量准许圈地的法案,使圈地从个人的暴力行动变为有组织的合法行为。自1700年至1870年颁布的有关圈地法案达2000多件,圈地达到空前规模。

到18世纪中叶,自耕农在英国已经基本消灭了。对农民土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剥夺过程,是所谓的“清扫领地”,这就是把余下的独立农民以至农民的小屋从领地上清扫出去,从此农民在原先耕种的土地上连栖身之所也没有了。圈地的结果,农民与生产资料分离,沦为无产者,或变成雇农,或流入城市成为雇工和产业后备军;地主在圈占的大片土地上,组织起大牧场或农场,或雇工自营,或出租给租地农场主经营。于是,在农业中形成了地主、农业资本家和工人三个阶级。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