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国际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82页(1238字)

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生产过程超越国界而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个整体,每个国家的生产都成为这个整体中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过程。

生产国际化是生产社会化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而且是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它同资本国际化一起,构成了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始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对于大机器工业生产来说,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它要求突破国界,更多地从国外取得原料和销售其产品,从而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此同时,海上和陆路交通工具的革新大大降低了运输费用。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

但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国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是国际商品交换,即这种联系基本上限于流通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在商品输出继续发展的同时,资本输出已有了突出的增长,生产的国际化也随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一些大垄断组织已开始在国外直接投资,从而出现了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但这时的资本输出仍以借贷资本的输出为主,生产资本的输出数量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新的、更大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生产的国际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之成为国际性的过程上。

由于国际范围内专业化协作的发展,各国不仅实行部门间的分工,而且实行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实行按产品、按规格型号、按零部件、按生产工艺的分工。这样,各国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了,世界贸易和资本输出规模均迅速扩大。生产资本输出的增长尤为迅速,198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115亿美元,到80年代结束时则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间增长了1倍多。大量的资本输出使垄断组织在世界各地建立和控制了众多的生产企业,成了跨越国界的国际垄断组织,即跨国公司。因此,各国间部门内部的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生产的国际化。

在如何衡量生产国际化的程度的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把“国际生产”仅局限于跨国公司所控制的外国企业的产值,并以此来衡量生产国际化的程度。

另一种意见认为,除了跨国公司在国外的企业直接进行的生产和企业在国际范围的生产协作外,各国公司为出口提供的产品,即使是在本国生产的,也应认为是国际化的生产。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在当代,即使是为本国市场进行的生产,也不能一概视为不是国际化的生产。

因为,大跨国公司的所有企业(包括在国外的和在国内的),都是按其全球经营战略和计划统一安排的,对它们来说,国内市场也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总之,如果从广义上来理解生产国际化,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几乎所有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生产国际化的过程。

分享到: